1. <menuitem id="kyo6t"><em id="kyo6t"></em></menuitem>
      2. <track id="kyo6t"></track>

        <track id="kyo6t"><div id="kyo6t"><td id="kyo6t"></td></div></track>
        <track id="kyo6t"><span id="kyo6t"></span></track>
        <tbody id="kyo6t"></tbody>
        <track id="kyo6t"><div id="kyo6t"></div></track>
      3. 發改委出手:探索醫療器械生產與融資租賃合作


        編輯:admin / 發布時間:2016-07-28 / 閱讀:198

          近日,為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于促進醫藥產業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國辦發〔2016〕11號),推動醫藥產業持續健康發展,經國務院同意,國家發改委產業協調司下發《關于促進醫藥產業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重點工作部門分工方案》(下稱《方案》)。
          
          《方案》給出七大重點任務、六大保障措施,其中涉及醫療器械的重點任務主要為“加快醫療器械轉型升級”,其他重點也有涉及;此外,六大保障措施中對醫療器械產業均有所涉及。其中提到,探索醫療器械生產企業與金融租賃公司、融資租賃公司合作,為各類所有制醫療機構提供分期付款采購大型醫療設備的服務。
          
          附件:各項政策措施任務分工及進度安排表
          

        序號

        政策 措施

        任務分工

        負責部門

        時間進度

        1

        強化財政金融支持

        創新財政資金支持方式,利用獎勵引導、資本金注入、應用示范補助等方式,支持應用示范和公共服務平臺建設等具有較強公共服務性質的項目;運用和引導產業投資、風險投資等基金,支持創新產品研發、產業化建設等方面具有營利性、競爭性的項目,扶持具有創新發展能力的骨干企業和產業聯盟,整合產業鏈上下游資源。

        財政部、發展改革委、衛生計生委、科技部、工業和信息化部(按照職責分別負責,下同)

        2016年啟動實施,持續推進

        2

        探索醫療器械生產企業與金融租賃公司、融資租賃公司合作,為各類所有制醫療機構提供分期付款采購大型醫療設備的服務。

        衛生計生委、商務部、發展改革委、銀監會

        2017年底前完成

        3

        研究制定國內短缺、有待突破的原料藥重點產品目錄,對目錄中化學結構清晰、符合稅則歸類規則、滿足監管要求的原料藥,研究實施較低的暫定稅率,健全研制、使用單位在醫藥產品創新、增值服務和示范應用等環節的激勵機制。

        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衛生計生委、財政部、稅務總局、海關總署、科技部、食品藥品監管總局、商務部

        2016年底前完成原料藥重點產品目錄制定工作,2017年底前完成關稅調整工作

        4

        支持符合條件的創新型醫藥生產企業上市融資、發行債券、并購、重組。

        財政部、發展改革委、人民銀行、銀監會、證監會、科技部、工業和信息化部、商務部

        2016年啟動實施,持續推進

        5

        支持創新產品推廣

        研究制定創新和優秀藥品、醫療器械產品目錄。

        衛生計生委、科技部、食品藥品監管總局、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

        2017年底前完成

        6

        加大對創新產品的宣傳力度,增強臨床醫生與人民群眾對具有自主知識產權醫藥產品的認同度。

        中央宣傳部、新聞廣電出版總局、衛生計生委、科技部、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展改革委、食品藥品監管總局、新華社

        2016年啟動實施,持續推進

        7

        通過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保險補償試點工作,支持符合條件的高端醫療裝備應用推廣。

        衛生計生委、科技部、財政部、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

        2017年底前完成

        8

        繼續推動實施創新醫療器械產品應用示范工程(包括“十百千萬工程”等),在部分省市開展大型醫療設備配置試點。進一步加大創新醫療器械產品推廣力度,在不同層次的醫療機構開展試點示范應用。

        衛生計生委、科技部、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

        2016年啟動實施,持續推進

        9

        鼓勵醫藥企業與大型醫院合作建設創新藥品、醫療器械示范應用基地、培訓中心,形成示范應用—臨床評價—技術創新—輻射推廣的良性循環。

        衛生計生委、科技部、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

        2016年啟動實施,持續推進

        10

        健全政府采購機制

        按照公開透明、公平競爭的原則,完善招標采購機制,逐步將醫藥產品招標采購納入公共資源交易平臺。

        衛生計生委、財政部

        2018年底前完成

        11

        實行分類采購,科學設置評審因素,推動藥品、高值醫用耗材采購編碼標準化,確保價格合理、保障供應、質量安全。規范競爭秩序,打破醫藥產品市場分割、地方保護。

        衛生計生委、發展改革委、食品藥品監管總局、財政部

        2016年底前完成

        12

        進一步完善雙信封評價方法,對競標價格明顯偏低、可能存在質量和供應風險的藥品,必須進行綜合評估,避免惡性競爭。全面推進信息公開,建立對價格虛高藥品的核查和動態調整機制,確保藥品采購各環節在陽光下運行。

        衛生計生委、發展改革委、食品藥品監管總局、財政部

        2016年底前完成

        13

        根據區域衛生規劃,制定完善各級醫療機構的醫療器械配備標準,嚴格控制財政性資金采購不合理的超標準、高檔設備。

        衛生計生委、財政部

        2017年底前完成

        14

        嚴格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采購法》規定,國產藥品和醫療器械能夠滿足要求的,政府采購項目原則上須采購國產產品,逐步提高公立醫療機構國產設備配置水平。

        衛生計生委、財政部

        2016年底前完成

        15

        深化審評審批改革

        建立更加科學、高效的藥品醫療器械審評審批體系。加強審評隊伍建設,招聘有國際審評審批經驗的專家學者。加大政府購買審評服務力度,加強技術審評協作能力建設,提高審評審批能力和效率。公開受理、審批相關信息,增加審評審批透明度。

        食品藥品監管總局、財政部

        2017年底前完成

        16

        嚴格控制市場供大于求、低水平重復、生產工藝落后產品的審批,加快臨床急需的創新藥物、醫療器械產品審評,引導申請人有序研發、科學申報。

        食品藥品監管總局、衛生計生委、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科技部

        2016年底前完成

        17

        加快制定新型診療技術的臨床應用技術規范。

        衛生計生委、科技部、發展改革委

        2017年底前完成

        18

        對經確定為創新醫療器械的基因檢測產品等,按照創新醫療器械審批程序優先審查,加快創新醫療服務項目進入醫療體系,促進新技術進入臨床使用。

        食品藥品監管總局、衛生計生委、科技部、發展改革委

        2017年底前完成

        19

        加快藥品上市許可持有人制度試點,推動藥品研發與生產的專業化分工,加快科研成果轉化。

        食品藥品監管總局

        2018年底前完成

        20

        鼓勵開展藥品委托研發、生產,逐步放寬藥品文號轉移限制,引導優勢企業兼并重組,減少同質化競爭和審評資源浪費。

        食品藥品監管總局、工業和信息化部

        2017年底前完成

        21

        加快人才隊伍建設

        深入實施人才優先發展戰略,著眼于藥物創新、醫療器械核心軟硬件開發、中醫藥傳承、醫藥產品國際注冊等方面的需求,健全人才引進、培養、激勵機制,營造人盡其才、才盡其用的良好環境。繼續實施“千人計劃”等引智工程,吸引海外產品創新、國際注冊等方面高層次人才和團隊來華創新創業。鼓勵醫藥企業設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科技部、教育部

        2016年啟動實施,持續推進

        22

        以提高藥品質量管理水平和企業競爭力為核心,積極開展多種形式的醫藥企業經營管理人員培訓,培養一批領軍型醫藥企業家。強化職業教育和技能培訓,建設醫藥應用技術教育和實訓基地,打造技藝精湛的技能人才隊伍。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教育部、科技部、衛生計生委、食品藥品監管總局

        2016年啟動實施,持續推進

        23

        完善醫療機構相關職稱評定和崗位設置辦法。支持企業與高等院校、醫療機構合作培養醫療器械工程師等實用型技術人才。加強藥學隊伍建設,提升執業藥師服務能力,促進安全合理用藥。

        衛生計生委、教育部、科技部、食品藥品監管總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工業和信息化部

        2018年底前完成

        24

        鼓勵設立創業創新中心等人才培養平臺,加強協同創新。建立健全技術、技能等要素參與的收益分配機制,鼓勵通過技術入股等形式,充分調動人才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科技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發展改革委

        2017年底前完成

        25

        加強產業協同監管

        完善監管部門、行業協會、醫藥企業溝通機制,健全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監管網絡,形成全社會共治的監管格局。

        食品藥品監管總局

        2017年底前完成

        26

        支持行業協會等社會團體開展產業運行監測分析、產業發展戰略研究和行業信息發布。

        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食品藥品監管總局、統計局

        2016年底前完成

        27

        加強對藥品和醫療器械使用過程中的管理,加強藥物不良反應監測,落實企業產品上市后不良反應監測主體責任。健全藥品上市后安全性評價工作機制,建立藥品退市制度。

        食品藥品監管總局、衛生計生委

        2017年底前完成

        28

        建立健全以基本藥物為重點的臨床用藥綜合評價體系,完善藥品短缺預警機制,動態掌握重點企業生產情況,提高供應保障能力和水平。

        衛生計生委、食品藥品監管總局、工業和信息化部

        2017年底前完成

        29

        加強藥品和醫療器械監管法律法規體系建設,加大飛行檢查力度,及時依法查處違法違規企業。

        食品藥品監管總局、公安部

        2016年啟動實施,持續推進

        30

        嚴格安全、環保監管,堅決依法關停不符合要求的醫藥企業。對化學制藥企業要開展反應風險分析,進行正規設計,裝備可靠的自動化控制系統,提升本質安全水平。對使用危險化學品的其他制藥企業,要建立健全危險化學品管理制度,加強員工培訓,提高風險管控能力。

        安全監管總局、環境保護部、食品藥品監管總局

        2016年啟動實施,持續推進

        31

        加強醫藥知識產權保護,加快知識產權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加大對侵權行為的打擊力度,建立懲罰性賠償制度,降低企業維權成本。

        知識產權局、工商總局、公安部、人民銀行

        2017年底前完成

        32

        整頓規范醫藥市場,嚴厲打擊生產經營假冒偽劣醫藥產品、實施商業賄賂、暗中操縱價格等違法違規行為。

        食品藥品監管總局、公安部、衛生計生委、工商總局、商務部、發展改革委

        2016年啟動實施,持續推進

         

          來源:經和信融資租賃研究部

        培訓公告
        8月26-27日 上海—金水灣大酒店 汽車融資租賃業務操作流程、模式創新與風險控制專題研討會
        歡迎垂詢 133-3106-9587   楊志軍
        或登陸http://www.tl17.net了解課程詳情。



        上一篇:融資租賃業務的風險資產分類劃分標準
        下一篇:房產融資租賃中的稅務問題分析
          1. <menuitem id="kyo6t"><em id="kyo6t"></em></menuitem>
          2. <track id="kyo6t"></track>

            <track id="kyo6t"><div id="kyo6t"><td id="kyo6t"></td></div></track>
            <track id="kyo6t"><span id="kyo6t"></span></track>
            <tbody id="kyo6t"></tbody>
            <track id="kyo6t"><div id="kyo6t"></div></track>
          3. 金瓶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