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信國際租賃創始人:“行業+專業+互聯網”管理模式最具生命力
鄭海明——寶信國際融資租賃有限公司主要創始人之一,副總經理,負責資產管理,合同運營,法務,IT及人事行政等工作。德國法學博士,擁有中國律師資格證。擁有超過十五年的資產管理經驗,分別在大型國企及金融機構負責資產管理方面工作,曾負責德國最大融資租賃公司德益租賃(中國)有限公司法務及資產管理工作。
隨著信貸行業的發展,業界預計中國不良資產率未來將達15%,處置不良資產成為包括銀行在內的金融機構當前工作的重中之重。對此,寶信國際融資租賃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鄭海明先生為我們分析了國內金融類不良資產管理現狀和未來發展情況。
一.不良金融資產管理行業背景介紹
因資產尚無統一概念,為簡單明了,這里資產指的是能帶來收益的各類債權、股權及其它具有物權類性質的資產。如果按行業分,資產種類繁多,比如企業資產,銀行資產,非銀金融機構資產等等。這里重點探討金融類(包括銀行和非銀金融機構)資產。
隨著國內金融市場的開放,形成金融類資產的速度很快。根據2016年7月15日,銀監會發布的2016年上半年全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工作暨經濟金融形勢分析會議內容,截止6月末商業銀行銀行業資產總額212.31萬億元,同比增長15.6%, 而近年來發展起來的非銀行系金融機構(如:小貸金融,融資租賃,P2P,以及各種網絡金融)形成的資產規模尚無準確統計。
金融資產的大量產生,就會有不良資產出現。如在前面所提會議上,銀監會公布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率為1.81%(約3.84萬億),較一季度末1.75%又有所上升(非銀行系金融機構形成的不良資產尚無準確統計,暫不贅述)。因各種因素造成的不良金融資產的大量出現,也促進不良金融資產管理行業的發展。
二.不良金融資產管理及市場參與主體
不良金融資產管理本質上是一種資源再分配,在金融產業鏈條中相對靠后,其主要作用是通過各種方式將資產清理、盤活,防止資金渠道堵塞,有“清道夫”和“安全網”的功能。
在不良金融資產市場中,主體主要分為四類:資產出賣方(銀行及非銀類金融企業),不良資產處置機構,最終購買者以及服務機構。按是否能購買銀行類金融資產,不良資產處置機構又分為政策性主體(包括四大及地方資產管理公司)和非政策性主體(其它資產管理機構)。但資產處置機構并不真正使用資產,而是在資產處置中發揮資產重新配置作用,資產將由最終買家獲得,從而使資產再次發揮作用。在整個過程中,服務機構(包括律師、會計師、信息服務商等)也將發揮重要作用。
由于資產管理行業對資金、專業技術及管理能力要求較高,因此非政策性資產管理公司從業者不多,非銀機構資產管理市場領域長期處于不飽和狀態。
三.目前面臨的主要問題
就整個不良金融資產管理鏈條來講,不良資產處置機構的處置能力直接影響資產的配置結果和數量,而在這個環節中不良資產與最終買家之間的匹配,尤為關鍵。但就目前不良金融資產處置情況來看,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一) 主體尚未多元化
不良金融資產管理受資金,技術,人才等門檻限制,目前市場主體以政策性處置機構為主。
(二) 資產信息不對稱
做為特殊產品的不良資產,目前供需雙方信息存在嚴重不對稱現象,主要表現在:第一,目前還沒有形成全國或者區域范圍內具有足夠權威和影響力的資產處置平臺,大多數處置機構的消息來源都依靠自身,彼此之間交流有限,未能構成有體系的協同。雖然目前已經出現了一些針對特定行業或者區域的資產交易信息網站,但其影響力和成交量還都有限,未能為行業帶來真正的質變;第二,即便是目前市場內普遍存在的各類資產包信息,其信息質量和有效性也無法保證,造成處置機構和最終買家在開展業務時需要花費大量時間和精力去進行核實,這從客觀上也阻礙了行業的健康發展。
(三) 資產評估難
不良金融資產通常為非標資產,且情況復雜,一般需要專業機構對其價值進行評估,在客觀上阻礙了資產的有效交易。
(四) 資產處置非體系化
經過多年發展,各處置機構已經積累了較為豐富的資產處置手段,如清償、債務重組、破產清算、二次銷售、配套流動性、股權投資等,但扎根于行業,扎根于實業,進行專業性進行資產配置的處置體系,尚未成為市場主流。
以上存在問題造成資產管理行業雖然市場前景廣闊,但目前發展尚處起步階段。
四.不良金融資產管理行業未來發展
隨著金融領域不斷開發及各種金融業態向細分化、專業化領域發展,不良資產管理行業發展可能將會向主體多元化,細分化、專業化、體系化發展,同時充分發揮互聯網工具的價值:
(一)主體多元化是指大量金融資產的形成,同時產生不良資產管理需求。現有政策性資產處置機構遠遠不能夠滿足市場需求,因此,處置機構多元化是市場發展的必然要求;
(二)細分化是指資產管理行業中不同性質資產的獨立性越來越明顯,其所代表的內涵和能夠運用的工具亦會越來越豐富,資產處置作為金融實踐中的實質性環節,針對不同類型資產的處置手段和方法亦有明顯區分;
(三) 專業化是指隨著資產的細分要求處置機構業務定位清晰,在專業領域精耕細作,并培養專業的人才隊伍;
(四)體系化是指不良資產處置業務應向專業垂直方向發展,立足于細分行業和產業,充分進行資源再配置,創造效益最大化;
(五)互聯網技術將在不良金融資產管理行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尤其在解決資產信息不對稱、運用大數據進行資產評估、資產匹配,以及資金融通方面具有明顯優勢。
因此,未來最具有生命力的不良資產管理模式可能是:“行業+專業+互聯網”管理模式。
五.總結
(一) 、金融市場快速發展等原因導致不良金融資產管理需求增加;
(二) 、目前不良金融資產管理行業所能提供的服務不能夠滿足市場需求;
(三) 、不良金融資產處置機構多元化是市場發展的必然要求;
(四) 、不良金融資產的市場細分要求不良金融資產管理細分化、專業化;
(五) 、互聯網技術對解決不良金融資產管理行業問題具有重要作用。
文章來源:互聯網金融千人會
培訓公告 | ||
8月26-27日 | 上海—金水灣大酒店 | 汽車融資租賃業務操作流程、模式創新與風險控制專題研討會 |
歡迎垂詢 133-3106-9587 楊志軍 | ||
或登陸http://www.tl17.net了解課程詳情。 |
上一篇:專車燒錢大戰升級 看滴滴Uber怎么玩轉融資租賃來“省錢”
下一篇:李思明:關于統一融資租賃行業交易規則和監管制度的建議